本报报道(全媒体记者 徐勇 通讯员 张旭)国庆中秋期间,襄阳迎来一波境外旅客回国潮。为将人才回流与家乡发展精准对接,10月5日,襄阳市人社局精心策划了一场题为“迎亲回湘,就业引未来”的商务拜访活动。
与传统招聘会不同,该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提前安排28名海归人员加入当地企业襄阳美丽新技术有限公司进行“沉浸式”体验,在海归人员与优质企业之间搭建起零距离、深度互动的就业桥梁。
归国员工深度沉浸最新生产车间,“零距离”了解企业发展,有效消除信息不对称。 “没想到当地企业的生产环境这么先进,颠覆了我之前的印象。”一位曾经在外地制造业工作过的海归感叹道。干净整洁的工作区域、自动化的生产线、标准化的操作流程,让返程人员频频驻足掏出手机记录。
“沉浸式”的职场探访,极大地激发了海归人员的就业欲望。高效的沟通和互动的评选使本次活动取得了巨大的成功。最终,11名海归表达了到公司工作的意向,其中4人通过了现场面试并得以签订劳动合同,“考察岗位”、“选岗”、“离职”如出一辙。
此次活动的成功举办,将为我市进一步推进“家乡三产业”(返乡产业)提供契机。进城就业、回乡创业、回乡培育产业)。
“在双节期间返乡旅游旺季举办活动,就是为了利用返乡主妇的‘窗口期’。”该市就业局一位官员透露,选择美林这样的先进制造业企业作为示范,目的是让返乡工人看到家乡的产业发展状况。枣阳市、香洲区同步遴选当地龙头企业,开展采购活动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门通过前期准确把握求职需求、中期精心组织活动流程、后期跟踪服务合同等方式确保活动有效性。
据悉,本次“vi网站”是公司系列活动。市职工/社会保障部门表示,将紧紧围绕产业发展需求,定期开展行业、集团精准对接活动,向更多优质企业推广“沉浸式”就业服务模式,让更多优秀人才“回归”,不断为襄阳市高质量发展注入人才动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