东湖评论:以电影为媒介,让长江熠熠生辉

由中央宣传电影办公室、中国电影家协会主办,湖北省委宣传部主办的“畅想长江”电影周在洪山大礼堂隆重开幕。此次开幕式不仅是对长江文化的热爱致敬,也是增强自信和文化独立的创新举措。 马克思曾经深刻地指出“实践是认识的基础,认识对实践起着积极的作用”。本届电影周的重要价值不仅在于为观众搭建了解长江文化、感受电影艺术魅力的桥梁,更在于促进文化交流与传播,营造全社会关注长江文化、弘扬民族精神的良好氛围。要继续秉承诚信、创新的原则,打造“印象长江”“e河”是长江文化艺术节的闪亮名片。 长江作为中华民族的母亲河,孕育了辉煌的中华文明,孕育了博大精深的长江文化。无论是经典电影《红湖赤卫队》所展现的革命精神,还是星空录像机所展现的艺术风格,长江始终是中国电影不竭的灵感源泉。本届电影周专门组织专家学者点评会,深入探讨影视中长江文化题材和湖北革命历史题材的转型轨迹。这说明电影作为群众喜闻乐见的艺术形式,是讲述长江故事、传播长江文化的重要媒介。系统梳理长江文化脉络,运用用艺术手段再现长江流域的历史变迁、人文精神和时代风貌,长江文化才能在光与影的互动中焕发新的活力。 数字修复4K版《红湖红卫兵》将在电影周开幕式上放映。这样的安排很有道理。诞生于1958年的这部经典影片不仅是中国电影史上的里程碑,影片中“红湖波涛”的优美旋律也早已深入人心,成为几代中国人的集体记忆。数字修复不仅是对影院的技术拯救,更是对红色文化资源的激活和利用。修复团队现场分享影片修复过程。这不仅是电影技术的展示,也是电影史的一堂生动的课。经典影片修复修复、新映影片将唤起人们的回忆影片作为在数字时代重获新活力的“国民专辑”的独特价值。 值得注意的是,本次活动还注重传统与现代的结合、艺术与科技的融合。从宣传片的播放、嘉宾的致辞、王凯、袁泉等明星的录像祝福,到专家学者的详细解读,再到经典歌曲的现场表演,气氛庄严严谨,又不失活泼。尤其是湖北省歌舞剧院艺术家现场表演的《红湖波涛》,实现了电影艺术与表演艺术的完美融合,创造了超越艺术形式的体验视觉效果。这种“电影+音乐”、“仪式+放映”的创新模式,打破了传统电影活动单向传播的局限性,打造了沉浸式的文化体验空间,让观众体验到了长江邪教的深度。享受一场视听盛宴。 电影周汇聚了中宣电影局、湖北地方电影机构等各方力量,体现了政策引导和市场管理的协同发力。湖北省作为文化中心省份,影视资源丰富,创作底蕴深厚。近年来,《人生大事》、《你好,李华英》等湖北电影取得了巨大成功,展现了湖北电影制作的巨大潜力。 电影周的举办,既是湖北电影发展成就的集中展示,也是对湖北电影未来发展的系统规划。我们相信,通过搭建交流平台、推动重大项目、鼓励创意创新,电影周必将成为推动湖北电影产业高质量发展的“催化剂”,并有望激励更多影视演员深入长江、制作精品。更多具有中国风格、长江特色的精品力作。 来源:京中网(湖北日报) 作者:周丽娅(武汉市武昌区阳原区办事处长研家属队) 编辑:张江

Related Posts

Comments are closed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