停车难、不受欢迎、电动车是灾难吗?烟花守护

湖北日报全媒体通讯员 熊丽娜 通讯员何慧 11月4日晚上7点左右,荆州市沙市区呆呆巷里挤满了人。看到中山街江汉社区网格员何阳阳和同事们前来检查食品,盘虹食品老板王伟在繁忙的休息时间向他们竖起了大拇指,说道:“谢谢你们营造了良好的氛围,带了这么多人来达达巷!”卖家的好评源于沙市区建立的定期检查机制。特别是今年国庆假期以来,区内多条街道会同交管、市场监管等部门,改善主干道、小巷营商环境,这座昔日工业城的“烟花”不断升温。文创园区沙市码头是热门打卡地,节日期间沿江路出口拥堵哎呀。面对这一问题,胜利街工作人员深挖后巷潜力,“挖掘”出200个临时停车位。为帮助游客寻找停车位,街道还抽调了50人的队伍,动态疏导、疏导交通,有序进行。 “我们将竭尽全力为游客服务。”青龙台党委书记张昆说。沙隆达广场位于崇文街,与中央商务区相比,位置较偏远。关键是如何吸引人。资金是有限的,但智慧和热情是无限的。街道办事员李新月“什么都做了”。我鼓起勇气在舞台上唱歌。他的歌声虽然不专业,但却真诚动人。这种热情在观众中迅速蔓延,游客和市民纷纷自愿参与其中。群众自发搭建了一个大舞台,由街道工作人员“点亮”,由群众表演。大台横丁,长约300米,宽不到6米,充满了美味佳肴。最高峰时,人数达到15,000人。平日里电动车通过存在着相当大的安全隐患。因此,假期期间,中山区组织了10余人的服务团队来到巷子里,耐心劝导,将电动车的风险降到最低。 “我们理解送货司机准时性差,居民想要方便。我们理解游客多,但游客的安全始终是我们的首要任务。”杨嘉佑说。这种共同的诚意,不仅保障了市民和游客的安全,也最大限度地方便了烟花爆竹和城市生活,展现了基层治理求“最大公约数”的智慧。今年以来,沙市区持续打造一支强有力的干部队伍, “只要找到成功的方法”,推广深入培养一线干部,全面提升公共服务、矛盾化解、应急处置等方面的实践能力,解决了一批业务难题,办了不少民生实事,实现了干部素质提升与城市发展的同频共振。

Related Posts

Comments are closed.